芒种 | 盛夏种收皆奔忙,青梅煮酒话时光

 

黄釉葫芦式执壶

 

高24.8cm,口径2.8cm,足径6.7cm。
壶为葫芦形,上小下大,上为唇口,口下如蛋形,中部束腰,下腹圆而硕大,底为圈足。肩部饰弦纹两道,一侧为曲状流,另侧为环形长柄,柄上印阳纹卷枝纹,柄下饰一乳钉。通体施黄釉,近足部露胎,足边有5个支烧痕,釉下施白色化妆土。其釉面光洁,釉色浅淡娇嫩。黄釉瓷器常以浇釉法施釉,故有“浇黄”之称。对于颜色娇嫩如鸡油者,人们又称之为“娇黄”或“鸡油黄”。

 

信息来源:故宫博物院

 
 

 

 

芒种·Grain in Ear

盛夏种收皆奔忙,青梅煮酒话时光

 

Grain in Ear

 

 

 

Grain in Ear

 

仲夏伊始,除了“芒种”,也要忙着享受生活。

 

六月里的芒种,给我们带来了收获,也让我们感受到夏日天地的光芒。愿你在此时种下快乐,收获幸福,种下星辰,收获太阳。

 

 

 

 

 

Grain in Ear

 

 

 芒种的“芒”字,是指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芒种的“种”字,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芒种”二字谐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种”了。所以,“芒种”也称为“忙种”,农民间也称其为“忙着种”。“芒种”到来预示着农民开始了忙碌的田间生活。

 

气象/变化 

METEOROLOGICAL CHANGE

 

芒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75°时交芒种节气。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 《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此时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

 

 

 

 

 

传统/习俗 

TRADITIONAL CUSTOM

 

·安苗

 

芒种安苗习俗安苗系皖南的农事习俗活动,始于明初。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煮梅

 

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三国时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青梅含有多种天然优质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具有净血、整肠、降血脂、消除疲劳、美容、调节酸碱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独特营养保健功能。但是,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

 

 

 

Grain in Ear

 

 


 

浙江省现代陶瓷艺术博物馆致力于为陶瓷文化与艺术的传承、创新、发展搭建一个公共开放的交流、 创造、传播平台。欢迎对现代陶瓷艺术感兴趣的朋友前来参观、体验,期待与您相见!
 
 
 
 

 

 

浙江省现代陶瓷艺术博物馆作为浙江省唯一一家以现代陶瓷艺术为主题的博物馆,由浙江省民政厅和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于2017年11月批准创办。博物馆坐落于杭州湘湖4A级景区眉山岛上,其周边的历史遗址与建筑众多且保存良好,能较全面地反映湘湖地区不同时期陶瓷生产的发展历史及工艺成就。

 

博物馆致力于为陶瓷文化与艺术的传承、创新、发展搭建一个公共开放的交流、 创造、传播平台。博物馆在基本馆藏固展、学术研究、艺术展览、公共教育、 国际交流和文创生活六个板块上,共同发力,相得益彰,六个板块内容既独立又有相互融合。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现代陶瓷艺术博物馆。

 

 

 

 

 

融媒体矩阵
SOCIAL MEDIA
 
公众号 / OFFICIAL ACCOUNT
浙江省现代陶瓷艺术博物馆
(ID:ZJMCAM)
 
官方网站 / WEBSITE
https://www.zjmcam.com
 
馆刊 / LIBRARY PUBLICATION
《浙陶艺讯》
(浙内)准字0607号
 
小程序 / MINI PROGRAM
浙江省现代陶瓷艺术博物馆文创店
(点击跳转)
 
微博 / WEIBO
@浙江省现代陶瓷艺术博物馆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博物馆详情

 

 

 

浙江省现代陶瓷艺术博物馆鸟瞰全景图

 

 

 

创建时间:2023-06-07
浏览量:0